高校人才网专注于中小学职校高校教师招聘网

教师招聘网_高校人才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资料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备考指导:新课程改革考情分析

时间:2015-11-10人气:作者: 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热门推荐:【试题集训】练习题|模拟题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

新课改即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是我国实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这也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常考点,涉及选择、简答、材料分析题。

新课改的重点主要是新课改的理念、具体目标以及三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理念部分主要是选择题常考,具体目标细致的知识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维目标等)是选择题常考,不过该知识点也可以直接考查简答题,而我们常说的三观是综合素质也就是科目一中的点,在科目二中也是常考点,比如2014年下半年的材料分析题中“作为班主任,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这是关于学生观的问题,因此对于新课改中的理念、具体目标以及三观的内容要充分准备,全题型准备,并且要能够灵活运用。

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些常考知识点:

一、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强调发展性评价。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三观

1.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