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网专注于中小学职校高校教师招聘网

教师招聘网_高校人才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模板

内燃机的发明-教案

时间:2019-07-15人气:作者: 中公教师招聘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内燃机的发明,归纳出内燃机在交通领域的使用情况,总结出内燃机的发明和交通工具变革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内燃机在交通领域带来的变革及其影响,进一步提高小组探究、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爱科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内燃机在交通领域的运用。

【难点】

内燃机的发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设疑引导:今天我们如果想要去远方郊游,可以选择自驾汽车;如果想要感受异国风光,也可以乘飞机出国。这些交通工具使生活越来越便利,但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何时出现的吗?我们一起走进新课去探寻答案吧!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内燃机的发明

过渡:其实刚才提到的汽车和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但它们的出现都离不开一个伟大的发明——内燃机。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最开始内燃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由谁发明的?

学生回答: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教师追问:但是这个内燃机由于它需要一个较大的煤气发生炉为它提供煤气,不够方便轻巧,而且故障较多,因此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那人们是如何改进内燃机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迪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教师总结:通过科学家们倾尽毕生心血,花费了近200年的时间才使得内燃机变得更加高效、实用。它的发明改进也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并且在这一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最终首先运用到了汽车上。

(二)交通工具的革新

1.汽车

教师播放“第二次工业革命”纪录片并提问:汽车最早是由谁发明的呢?

学生回答: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

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并补充讲述:这是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后来他建立了自己的汽车制造厂。

教师展示相关材料并提问:其实本茨在发明了汽车之后的最初几十年间,汽车的价格十分昂贵,成为富豪的奢侈品。这一现象是什么时候得到改变的呢?

学生分析得出:1913年以后,汽车通过流水线装配工艺,提高了产量,汽车价格大大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甚至在乡间农舍也能见到它的身影。

教师补充:T型汽车从1914年起一律漆成黑色,独特的外形和颜色成为它鲜明的特征。到1927年为止,T型汽车在美国销售了1550万辆,并远销欧洲,总产量达到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这是一个惊人的奇迹。

2.飞机

教师设问:除了汽车以外,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也出现了。飞机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呀?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片沙滩上启动发动机,飞机向前滑动,冉冉升空,飞行了36米后降落。

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并补充讲解:莱特兄弟的飞行使人类实现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载人飞行。此后不久,中国人冯如刻苦钻研,制造了技术先进的飞机,获得了国际比赛大奖,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教师安排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讨论:内燃机的发明和交通工具的变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呢?从科学家们的这些发明历程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小组代表回答: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动力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陆续出现。而这样一些交通工具的革新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出行,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这体现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而且科学家们一次又一次坚持不懈的探索也彰显了他们勇于创新、努力钻研的精神品质。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进行情感升华。

2.作业:你还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发明?下节课分享。

四、板书设计

中公教育解析

扫描二维码 · 关注微信公众号jiaoshi688

回复“视频示范”下载教师资格面试各学科试讲视频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标签: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