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网专注于中小学职校高校教师招聘网

教师招聘网_高校人才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模板

《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教案

时间:2018-09-14人气:作者: 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华北危机的基本史实,理解华北危机的影响;叙述一二·九运动的过程,理解一二·九运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史料,总结归纳华北危机的影响,提高阅读史料、归纳概括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理解一二·九运动的影响,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日本的侵华史实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的经过。

【难点】

一二·九运动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复习式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并进一步提出问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侵略脚步是否停止了?日本为了达成其侵略野心,又有哪些侵华行为?面对的日本的进一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学生思考问题,顺利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华北危机

教师展示华北事变示意图(下图),并引导学生:日本在占领东北之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华北危机进一步加深,请同学们观看示意图,总结华北危机的经过。

《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教案

学生观察地图,进行总结,教师请学生担任历史小记者为大家进行播报,学生进行播报:

1.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中国军队分期反抗,在长城一线、察哈尔等地同日军作战,收复多伦等地。

2.1935年下半年,日本又策动所谓的“华北自治运动”。

教师展示史料,继续引导:华北自治运动的目的是什么?面对侵略,国民党政府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进行回答:华北自治运动的目的是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而国民党政府对日本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教师继续提问:这样的妥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中国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过渡:严峻的形式使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于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爆发了一二·九运动。

(二)一二·九运动

1.过程

教师播放一二·九运动的视频,请学生观看视频,并归纳概括一二·九运动的过程,包括时间、地点、口号和结果等。

学生观看视频,之后进行总结:

时间:1935年12月9日;

人物、地点: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

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结果:反动军警进行暴力镇压。

教师引导:在一二·九运动的过程中,青年学生在国家危亡之际,纷纷走上街头,呼吁反动政府和全国民众共同抗日,从他们的行为中你能看到他们具备什么样的精神?

学会根据自己的思考,回答问题: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号召学生学习其精神,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影响

教师展示一二·九运动的史料,继续引导: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被镇压了,但是却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具体的表现有哪些呢?请同学们以历史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材料进行5分钟的讨论。

学生积极进行讨论,并由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请学生进行自主总结,构建学习框架。

作业:请同学们思考在当代社会如何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四、板书设计

《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教案

中公教育解析

直播课程: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线上直播课程·低至9.9元!

模拟试卷: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各学科模拟试题【汇总】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攻略”下载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各学科备考白皮书

《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教案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