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网专注于中小学职校高校教师招聘网

教师招聘网_高校人才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模板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时间:2021-04-21人气:作者: 中公教师网

相关推荐:2021教师资格面试考题规律|示范课|教案|题本梳理|易错指导(各学科汇总)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和公式,能够利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3.本节课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从而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意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机械效率的概念。

2.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提出问题:生活中听过关于效率的词语,学生能够回答出:工作效率,学习效率等。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机械效率》。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组织学生完成书中“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这一实验。

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定滑轮和动滑轮拉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做的功是否相同。

实验:(1)让一位同学到讲台上,一位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并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2)再让另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在做这个演示实验之前,提问两次拉力做的功是否相同,然后开始实验,再次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提问,两次实验中拉力做的功为什么不同?提问后总结:尽管使用动滑轮会省力,但由于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通过动滑轮拉动钩码,拉力做的功要多一些。

通过上述实验引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这三个概念。讲解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间的关系式:

相关推荐:2021教师资格面试考题规律|示范课|教案|题本梳理|易错指导(各学科汇总)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