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网专注于中小学职校高校教师招聘网

教师招聘网_高校人才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题库

综合素质单选题模拟题

时间:2022-10-13人气:作者: 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作者:韩鲁霞

1.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所学校开发了一组研学旅行项目,安排本校地理老师作为研学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研学任务。该做法体现的教育观是( )。

A.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B.关注育人的实践性

C.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D.重视学生的操作性

2.幸福学校的校长在区校长交流会上说:“我认为,学校教育不应该只看分数、只追求学习成绩,学校应当以追求学业质量为教育终极目的,既努力让学生获得优质的学科知识教育,又致力于让学生的学习变为‘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该校长的教育思想( )。

A.该校注重升学率,将学生打造成为全能型人才

B.追求“学业质量”会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C.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D.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3.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六大解放”思想中提出:“解放他的时间,使他有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些他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一教育思想说明素质教育应( )。

A.注重让学生劳逸结合

B.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C.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D.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4.老师在讲“杠杆”这节课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不仅通过演示法展示实验过程,还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理解知识,这体现了老师( )。

A.关注“过程”的理念

B.关注“结果”的理念

C.关注“情感”的理念

D.关注“知识”的理念

5.薛老师习惯运用PPT进行教学。某节课上他自始至终不停地呈现PPT内容进行讲解,不管学生是否明白其所表达之意。关于薛老师的做法,下列表述不恰当的是( )。

A.忽视了教学的本质

B.忽视了教师的中心地位

C.忽视了教学的目标

D.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6.2020年疫情期间,一场声势浩大的“停课不停学”活动在各地纷纷上演,许多老师们都开启了自己特殊的“直播经历”,如何在网课中高效上课也成为许多老师思考的问题。但某校的李老师表示:“这些高科技我不懂,是年轻人的玩意,我只要上好我的课就行”。李老师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A.教书育人

B.终身学习

C.关爱学生

D.爱国守法

7.学习一直不好的张同学这次考试得了59分,老师给他评分为“59+1”,并在发试卷时悄悄对他说:“这一分是预支给你的,希望你下次考得更好些,再把这一分还给老师好吗?”该老师的做法( )。

A.虽未按常规处理,但有利于激励学生

B.虽缺乏教育技巧,但有利于学生发展

C.虽有违教育原则,但有利于保护学生

D.虽有失教育公正,但有利于教育学生

【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观的相关知识。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学旅行是―项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实践教育活动。该校开发研学旅行项目并安排老师全程指导学生,这说明该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育人,体现了该校关注育人的实践性。故B符合题意。

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强调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题干中的研学旅行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并没有强调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A项不选。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题干未明显强调学生能动性的发挥。C项不选。

研学旅行这一活动强调的是学生实践性而不是学生的操作性。D项不选。综上所述,答案为B。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选项A,该校长通过提供优质的资源,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全面发展,但题干中并未体现注重升学率。故错误。

选项B,题干中所说的以“学业质量”为最终教育目的,并非指学业成绩,而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故说法错误。

选项C,该校长通过提供优质的资源,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说法正确。

选项D,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但题干中并未体现,故不选。综上,ABD说法有误,本题选C。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内涵。题干中,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体现出要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这说明素质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B项正确。

A选项,不属于素质教育的内涵,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融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题干未体现,排除。

D选项,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题干未体现,排除。

综上,ACD均不符合题意,本题选择B选项。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观。

选项A,新课改的“教学观”强调教师要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作为教师要更加关注的是学生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很多东西,而不是一味地总是注重得到的结果。本题中化学老师不仅仅用演示法向学生展示,还通过让学生亲身实施氧气制作的实验,而不只是片面地关注学生知识习得的结果,更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综上所述,体现了老师关注过程的教学理念。所以A项说法正确。

选项B,“关注结果的理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不关注知识获取的过程,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观的一种教学理念。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选项C,“关注情感的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观的内容,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体验、价值观等。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选项D,“关注知识的理念”,是指教师在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时,只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选项。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观。

A选项,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要求让学生参与过程,要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动形象且符合实际特点,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

B选项,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C选项,素质教育的三维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选项,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因势利导的去施加教育,推动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题干中,老师只管自己的讲解没有照顾学生的跟进情况,以教师为中心。只是一味地讲解没有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学本质,同时只关注书本知识的传授没有在道德上对学生进行感化和教育,忽视了教学目标。题干要求选择表述不恰当的,故本题选B。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其中,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题干中,李老师不愿尝试新的方式,违背了终身学习理念。故B选项正确。A选项,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爱国守法要求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B选项。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的做法超出常规,但这样可以很好地鼓励学生,教师新颖的教育方法可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充分的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是值得鼓励的,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体现了一定的教育机智,所以教师的教育不缺乏教育技巧。因此,B项排除。

C选项,教师的做法使学生受到了教育,没有违背教育原则。因此C项排除

D选项,教育公正主要说的是教师要对学生能够一视同仁,题干中未能体现教师的不公正。因此,D项说法错误。

B、C、D三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A。

标签: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