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网专注于中小学职校高校教师招聘网

教师招聘网_高校人才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题库

2019下半年初中美术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一批

时间:2020-01-04人气:作者: 学员回顾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初中美术《山石画法》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山石”沙画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

①小画家利用沙画画出来的是什么?(山、石)

②你们知道山石还可以运用什么方法表现会更加有韵味?(彩笔描绘、毛笔乱涂……)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山石的表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就走进山石的世界,用心感受它的美。从而引出课题《山石画法》。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山石特点

教师出示水墨山石作品,并提问学生:

①运用水墨工具表现的山石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有意味、生动、有体积感)

②为了表现山石的体积,山石分为了几面?它们是怎样组合的?(三面,大小相同、错落有致)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水墨画中的山石在刻画时主要分三个面,这些面可以自由组合,或面积相同,或错落有致,以此来加强山石的体积感和趣味性。

2.山水画技法

展示四组不同形式的山石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

①图片中山水画的技法有哪些?(有线条纯勾勒、有墨块堆积、有点的画法表现山石的质感)

②这些山石有怎样的不同?(不同的山水技法表现出不同的山石质感)

学生赏析回答,教师总结:这些勾、皴、染、点都是山水画的技法形式,不同的方法都能够表现出山石的特点。其中皴是表现山石﹑峰峦的脉络纹理的一种画法,也是画中国写意山水画时惯常用的一个步骤、一种技法。

③播放披麻皴、折带皴、斧劈皴等不同皴法的图片及画法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皴法的画法及特点。

学生练习实践,教师总结:披麻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折带皴则因为画出的墨线如折带,故以名之。斧劈皴是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

活动三:教师示范

教师深入示范山石画法,并请学生仔细观察。

1.画轮廓:用笔勾画轮廓及结构;

2.画纹络、表现体积:结合勾、皴擦、染形成皴法等方面表现体积。

3.画石组合:注意前后的关系及石分三面。

活动四:实践展评

1.请学生绘制一幅山石画,要求进行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提示学生用笔用墨方面的注意事项。

2.完成作品后举办“山石大比拼”,请同学自愿分享自己的成果,展示在相应的环境中。

3.其他同学从构图、皴法、绘画步骤等方面进行评析,教师总评。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今天我们学习了山石的画法,感受到了传统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今后我们要更加热爱、更好的保护和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2.课后请同学们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山石的代表作品,尝试临摹,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什么是皴法及其种类?

【参考答案】

皴法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独特表现技法,是经过历代画家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概括出的表现程式。是一种用行笔的不同力度与角度、不同程度的水墨比例来进行对客观世界物象的表现的方法。

总的来讲,皴法主要包括山石皴和树木皴两大类。表现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牛毛皴、解锁皴、折带等;表现树身表皮的则有鱗皴、绳皴、横皴等;这些皴法都以其各自呈现的形状而得名。

2.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教学生“实践”?

【参考答案】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实践活动。

一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将美术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而愿意实践、乐于实践。

二是注重示范的重要性。美术课程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其中,以便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必要的、正确的、清晰的示范必不可少,教师也应在示范的过程中配合适当的讲解,为学生解决动手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

三是分层布置美术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意关注全体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合理布置课堂作业。应注意作业要求不可过高以至于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害怕出错而不敢实践;也不能过于简单,使学生产生眼高手低的现象,认为不用实践就已掌握重要技能。

四是合理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要以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且在评价时可设置多主体评价,也应注意从多角度评价学生作品,从而使学生体会美术课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