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网专注于中小学职校高校教师招聘网

教师招聘网_高校人才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题库

2019下半年小学美术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三批

时间:2020-01-05人气:作者: 学员回顾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小学美术《陶泥的世界》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思考:猜猜“是什么发出这样的声音”?(主要是陶瓷乐器)在欢乐的气氛中,揭示课题《陶泥的世界》。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展示陶器,介绍历史

①教师设问:你了解有关陶器的知识吗?在生活中见到过陶泥制品吗?教师顺势出示一个陶艺花瓶,请同学们欣赏。

教师讲解:陶器是人类最早的手工艺品。陶泥艺术在我们中国有着古老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中国有着“陶瓷之国”的美誉。

②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图片:请同学们欣赏古代陶器生活用品,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它们都是用泥土做成的,都是器物,可以用来盛东西。但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而且有的年代久远,说明人们在很久以前就知道怎样利用泥土来为自己的生活服务了。

2.陶泥成型的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谈一谈陶泥作品,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学生分组讨论,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陶泥成型的方法: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片拼接等。

活动三:示范讲解

学生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介绍泥条盘筑制作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搓泥条:泥条要柔软、粗细要均匀,这样作品不易扭曲、倒塌,而且外观整齐漂亮。泥条粘接要捏牢固,每盘筑几圈需要整理外形并加固。

2.装饰:方法不限。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制作造型独特、有创意的作品。

活动四:实践展评

请学生设计创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彩泥作品,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

学生创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并在巡视指导时再次提示注意教室卫生。

在学生创作结束后,开展“陶艺”展览会。学生互评:把各小组的作品放置在展示区,相互欣赏,选出认为最优秀的一件作品。教师点评,提出优点与不足,鼓励学生的优秀表现,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活动五:小结作业

1.泥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传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现在社会进步了,新的泥塑材料也相继问世,为泥塑爱好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例如:软陶、粘土等。

2.课后,请大家采用上网查阅或者其它方法,看看我们祖国和世界上其它的国家都有哪些让你感兴趣的泥塑艺术?他们又是怎样来创作的?下节课与你的同学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泥条和泥块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泥条和泥块的不同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区分:

(1)二者的外在形态上不同。泥条顾名思义成条状,主要是靠学生的揉、搓等技法进行塑造;泥块则是成面块状,主要依靠拍、压、按的技法来进行造型;

(2)二者外在形态的不同也直接导致了利用它们进行陶泥制作时造型技巧的不同。泥条可以采用盘筑法等进行外形塑造;泥块是在大的块面派上用场,例如:陶器的底座以及盖子等部位。

(3)泥条和泥块的不同以及二者的成型方法是本节课要给学生进行重点讲述的知识点,同时也是学生需要亲自动手去尝试的地方,由此来提高学生在面对相同材料时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你是怎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的?

【参考答案】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环节当中是每一位授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能力;而本节课引导学生兴趣十足的参与到制陶的过程中来则是该课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造型审美能力是该课的重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首先我为学生播放了中国传统的陶艺作品,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其次我组织学生就陶瓷艺术进行讨论,了解陶泥成型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而后为了引导学生更加了解陶泥成型的具体技法,我还进行了示范并注意引导学生拿起手中的陶泥进行练习,引导学生切实体验到造型的乐趣。

为了保证美术课程的完整性以及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最后的展示作品环节我更注重以学生的自评为主,由他们自己来评判并选出自己心仪的作品,从而让学生在整节美术课上都能保持积极好学、想学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本类推荐